【生涯探索系列】不想未來一片空白!那就從抽卡開始吧~|課程設計|by 禦寒

Yuhan SU
9 min readJul 27, 2020

--

在我很小的時候,忘記是誰問我這個問題。

『禦寒阿~你想要一個怎樣的未來?』

「應該是過的安安穩穩,賺的錢可以養活自己、養活家人,就好了。」

這句話不知怎麼的從那之後,深深地烙印在心中。到了國中、高中依舊將此句視為聖旨。不太清楚未來到底要幹嘛,反正可以養活自己、養活家人就好了。這樣的我,讀了師大,把握了機會,努力走上教師一職。

此時此刻,正在寫作的我,達成小時候的期望的生活。

不過在某次機緣之下,遇到了一位我很景仰的老師,他問我:『所以你要這樣當老師當一輩子嗎?』語氣平穩,單純詢問。

by禦寒寫字

我不假思索立刻回答:「我不要!」

老實說,這回答也嚇到我自己了(笑)。從什麼時候開始,在我心中『當老師一輩子』變成平穩生活的代表?從什麼時候開始,不想要過平穩的生活?我的未來還有什麼可能?我不知道。不過,至少確定現階段的自己,相較小時候的我,已經開始有不同的生涯價值觀

生涯價值觀是什麼?

我是真的餓 by禦寒亂畫

假如學生跟我說:『老師,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......』,還是『老師,未來是什麼?可以吃嗎?』,那我會答:

「未來當然可以吃,還能讓你過『吃飽』的生活。重點在於你打算怎麼吃(過)?」

這裡的吃飽,不僅是生理上的把食物塞到胃裡面的飽,也包含心理上的飽—精神層面的富足、自我實現。

想想看,沒有任何限制的情況下,20年後,你的生涯藍圖長怎樣?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住在哪裡?有家庭了嗎?可能從事著份什麼樣的工作?有兼職嗎?休閒活動有哪些?生活上的重心會擺在哪裡?

這一切的回答都關乎著你的生涯價值觀。

生涯價值觀:在這趟人生旅途中,你重視怎樣的價值觀/你認為達到怎樣的狀態,是很重要且想要實踐的?

從前面我的例子中就可以知道,生涯價值觀是可以改變的,每個階段對未來的想像可能皆不同,但也有可能一輩子都追求相同的價值觀,因人而異。

生涯價值觀干國中生啥事?

青少年本就維持著許多煩惱,課業要顧、補習到吐,還有許多愛恨糾葛的人際關係需要經營,哪有空想未來這種虛無飄渺的事情?

阿呀~動腦真麻煩~太難了~我不要想我不要想~by禦寒亂畫

而且大人們都跟我說只要課業顧好、考試考好,就可以有比較好的未來任我選(但到最後你真的知道自己要選什麼嗎?)。 於是關於未來的想像往往是一片空白,不然就是聽家人的話:

『妹阿~當老師真的很好,一出社會底薪就比其他人高、又穩定,是一份好工作喔~』

「喔,好啦!」

那難道學校就沒有讓學生試著窺探未來的模樣?我可不這麼認為。國中階段的輔導課,很早就希望學生能對自己有所了解、對未來有點期待。自我及生涯探索課程從七上就有諸多著墨,畢竟國中之後就開始第一階段的分流,要升高中、高職、五專還是先去就業?都是學生遲早要面對的選擇。

繪製「生命曲線圖」便是課本課程內容之一。請學生畫出自己從過去、現在到未來的生命曲線,讓學生能檢視以前到現在生命中的高潮與低潮,也對未來的自己有所想像與期待。

翻拍自《康軒版七上教師手冊》

但對於一個「未來是什麼可以吃嗎?」的國中生,可能寫完了過去到現在,就停筆了,未來的部分不是寫「中樂透頭獎樂極生悲而死去」、就是「走在路上踩到香蕉皮滑倒、還被車撞造成終身癱瘓」,如果不想看這種會讓人白眼翻到天邊去的回答,老師可以怎麼引導,讓這個未來,更清楚、更具體?

生涯卡會是課程的好幫手。

本課程適用:

  1. 國中七上輔導課繪製生命曲線圖前。
  2. 學生對於未來產生迷惘時。(也適用於個別輔導)
  3. 自己對未來產生迷惘時。(送禮自用兩相宜)

課程前準備

教具

  1. 青少年版生涯卡(通常輔導室會有),一套43張,可視班級人數準備2~3套。

※生涯卡套裡有多種生涯價值觀卡片,像是『安穩的工作』、『時尚的穿著』、『有影響力』、『會賺錢/有財富』、『勇於改變』、『喜歡獨處』等等,每張皆不同。

圖片來源:CardsHouse打開心.聽.看見可能

★學生準備

  1. 分組坐,利於討論。
  2. 筆記本(或學習單),紀錄生涯價值卡及理由用。

抽卡!就決定是你了!

「還不知道你想要怎樣的人生嗎?」

「藉由這神秘的未來之卡找到你命運的解答吧!」

神秘★命運水晶球顯現的是....?by禦寒亂畫

(咦?像太中二ㄌ)

將兩套或三套生涯卡洗牌後, 講個中二的開場白(?)後說明規則:

1.發下生涯卡,每人拿到五張生涯卡。不可以給別人看到喔!

2.評估手上的生涯價值觀哪些是你所重視的?如果沒有你會很痛苦的?

3.找同學交換手上不需要的生涯價值卡,一次一張。但交換前不可告訴對方價值觀的名稱,只能以舉例說明價值觀。

例如:想要把『持續的學習』換走,就可以跟對方說「有了這張卡就可以活到到、學到老,不用怕老人痴呆!」。想要把『公平/有正義感』換走,就可以說「如果你想當警察、法官阿就很需要這張卡!有了它就能有勇氣對抗惡勢力!」

4. 如果雙方合意接受彼此的說明,便以覆蓋牌的方式交換彼此的生涯價值卡。

看學生交換可以看見各種神祕的互動 by禦寒亂畫

5. 持續找下一位同學交換,直到時間結束(約5~10分鐘,老師彈性運用,可搭配熱鬧的背景音樂),手上一直維持五張價值卡。※注意:在時間內必須至少交換3次。

6.回到小組座位,準備分享。

就分享位置,練習傾聽與分享!

『齁~老師~我換到我不想要的啦!就不想換又一定要換!』

『老師這全都是我在意的耶!我很滿意!』

回到座位後,一如往常的出現各種聲音。

在交換過程中,透過強迫學生舉例說明,訓練應用與聯想能力;透過比較與取捨,不斷讓學生去檢視自己到底重視什麼?要交換哪張?我都想要可是哪個比較不需要?不論最後手上的五張牌究竟是不是都是想要的,過程中的選擇與感受才是覺察自我的關鍵。

小組分享

接下來是小隊內的分享時間,參考了六六討論法設計分享方式如下:

  1. 從五張生涯價值卡中再挑選你覺得最重要、最想要達成的三張,擺在桌面讓其他隊員看見。
  2. 每個人有一分鐘分享「選擇這三項生涯價值觀的理由」
  3. 每隊隊長負責控時與掌握節奏,確實使每位同學(包含自己)皆有分享。
  4. 全隊分享完畢後鼓掌一下,並說「謝謝分享!」。
適當分享交流有益身心健康,但過多可要小心別變成一個人的獨角戲。by禦寒亂畫

設計分享的理由很簡單,當你把腦中想的,說出來與他人分享,除了能再次整理思緒、使其更清晰外,還具某種自我對話、承諾的效果。

講給別人聽,也是講給自己聽;跟別人分享自己想要什麼,又再次確認自己的意向。同時,激勵自己往想意向之所在邁進

關於未來,輪到你決定了!

「聽完大家的分享,有沒有對同學有更深入的了解?而他/她分享的某些價值觀是你也覺得很不錯的?」

接下來,綜合下列考量:

  1. 剛剛同隊組員分享的價值觀們
  2. 自己最想要的三張價值觀
  3. 在交換時不小心被交換出去的「遺珠」或沒被選到的兩張牌

從中再選出最最最符合自己生涯價值觀的五張牌,並將這五種生涯價值觀紀錄在筆記本(學習單中)。

老師最愛動腦的大家ㄌ by禦寒亂畫

『老師~好難選喔!每個我都想要!只能選五張嗎?』

『愛情很重要阿!有夢想也很重要!阿也需要錢支持我的夢想!(糾結)』

『我要的就是這些,其他的還好,這很簡單啊~』

這個階段就會發現有些學生能很輕易地做出選擇,有些則不然,可以趁機觀察學生的狀態。對於猶豫不決的學生可以引導以直覺作答或稍微施加一些時間壓力(也是真的有壓力,一節只有45分鐘嗚嗚)。

人生有很多問題,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答案阿....by禦寒亂畫

生涯,由你定義

「即使是相同的價值觀,不同人也有不同解釋和不一樣的實踐方式。」

最後,請在五個生涯價值觀旁,各寫下:「此生涯價值觀的定義/解釋」

舉例:(引導學生寫得越具體越好)

#怎麼解釋『安穩的工作』呢?

A:不會隨意地被裁員,且工作薪水可以讓自己擁有最基本的生活品質,大概3~4萬。

什麼叫做『有影響力』?你想要影響誰、怎樣的影響?

A:我想要變成在專業領域裡面很厲害的人,像是名人或是歌手,這樣我就可以影響我的粉絲,讓他們崇拜我!

『喜歡獨處』,那對你來說怎樣才是獨處呢?

A:獨處就是在只有一個人的空間裡面,沒有人會來打擾,我就能夠安靜地看看書或是寫寫小說。

生涯卡需要透過這個步驟,

才能將紙上的價值觀『內化』為自己的價值觀。

藉由定義價值觀,再次強迫(?)學生與自己對話,「所以對我來說,這價值觀代表什麼?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」那些平常不善於與自己對話的同學可能會在這裡卡關,不過就是因為不擅長,所以才要多訓練麻~

自我探索,就是一次又一次的,和自己對話的過程。

好~到這裡應該已經逼近鐘聲響的邊緣了(眼神死),通常看班級投入的狀況,應該是寫不完的(笑),因為這種沒有標準答案又要將自己的腦挖出來觀察才能回答的題目,學生通常就會花一些時間在與自己對話,才能用文字表達出想法。所以沒有寫完就當作回家作業,慢慢和「未來」對話囉~

寫在最後。

回到生命曲線圖,下一節課可依照學生的生涯價值觀定義,引導他們在規劃生命曲線圖未來的部分時,「要經歷怎樣的事件才能達到想要的價值觀?」、「你的未來要怎麼規劃,才能往想要追求的狀態邁進?」就算殺死全部的腦細胞也要想想看、寫寫看,因為......

自己規劃和選擇,這樣未來才不是別人的,而是你的。

--

--

Yuhan SU
Yuhan SU

Written by Yuhan SU

想為那些在腦中胡思亂想而『出生』的課程們,留下他們慢慢成熟的點滴,記錄他們 — 也是我的成長>>simplesyh622@tmail.ilc.edu.tw

No responses yet